作者: 王燕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11 08:58
日前,在鄆城縣丁里長街道佀垓行政村的甜葉菊種植基地里,40余名工人手持工具穿梭壟間進行打頂作業。鄆城縣光宇種植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徐春燕俯身示范:“咱們掐葉得講究,這樣的小葉要掐掉‘兩葉一心’,大葉掐掉‘四葉一心’……”指尖翻飛間,承載增收希望的葉莖被精心打理。
繁忙景象的背后,正是鄆城縣光宇種植專業合作社深耕現代農業、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。為推動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,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,鄆城縣光宇種植專業合作社立足市場需求,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,帶領農戶種植甜葉菊,并通過“統一種植、統一技術指導、統一銷售”的服務模式,消除農戶的后顧之憂,讓大家放心種植、安心增收。
據了解,甜葉菊作為新興糖料作物,其葉片可以提取天然糖,是面包、牛奶、可樂等食品飲料行業的優質原料。相較于傳統的玉米、小麥種植,甜葉菊每畝能為農戶多帶來2000多元的收入,市場前景廣闊,發展潛力巨大。目前,該合作社已帶動發展甜葉菊種植1500畝,不僅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,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。
“合作社在2018年成立之初,深陷傳統觀念束縛、技術滯后與資金短缺等多重困境。但我們憑著一股韌勁,以創新為引擎,逐步拓展現代農業沃土,硬是在困境中踏出一條新路。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農資銷售、農技管理、農機作業、糧食烘干、收儲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服務企業。”鄆城縣光宇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興國說。
面對農戶“種什么、怎么種、賣給誰”的困擾,合作社積極發展訂單農業,引進高附加值的玉米、小麥新品種,與法國羅蓋特、美國宜瑞安食品合作社、面粉深加工企業等簽訂長期合作協議,讓農戶從“盲目種”轉向“按需種”。僅糯玉米一項,就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3萬多畝,不僅有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,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其中。
該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,將土地集中經營管理,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、集約化、機械化,不僅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益,增加了村集體收入,更讓農業生產邁向精準化、高效化。目前,合作社擁有隨官屯鎮、張營街道、程屯鎮三處為農服務中心,配備循環式300噸加大型糧食烘干塔1座、糧食烘干機11臺,每天可處理1500畝玉米鮮粒。其年收購農戶糧食10萬余噸,年銷售農資8000多噸,全年土地托管面積達20萬畝,成為覆蓋鄆城縣域的綜合服務實體。
為全方位保障農資質量,維護農戶權益,合作社筑起“三統一誠信農資經營體系”,嚴控采購源頭,對接國內知名國有大型農資生產企業,從源頭確保農資品質;建立監督機制,設置專職人員對每批次農資進行抽檢,并送權威檢測部門檢測;與相關部門共建信息共享平臺,全方位保障農戶權益。
一粒種,一片葉,萬畝田。鄆城縣光宇種植專業合作社從單一生產到覆蓋“耕、種、管、收、儲、銷”的全鏈條服務,不僅充盈了農戶的糧袋與錢袋,更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、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,為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注入動能。
記者 王燕